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 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 学效果采取的评价。为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加强教 学过程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 内实施形成性评价,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为 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指导性意见。
一 、目 的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确认 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 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 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 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
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 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 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 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 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 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2内容和方式
(一)评价内容
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 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 兴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 化意识、创新意识、发展能力等不易量化的方面。应着 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知识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 性考核的有机结合,使课程考核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 效果的作用。
(二)评价方式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分析学生前后转
变、完成作业态度、对某问题有自己创造性认识等方面 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综合运用多种适于学生 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评价方式与工具。每门课程应采取3 种及以上的评价方式,兼顾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 方式和学习效果四方面。
具体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记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等。记分作 业、教学实践活动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 握情况,可称为学习内容考核;课堂学习、专题讨论、 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学习情况,可称为学习方式考核。
1.记分作业:记分作业可分为记分平时作业和专门 设计的综合性作业两种,如论文、学术论文等。
(1)记分平时作业。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 评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记分平时作业,上课教 师依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 记分平时作业的次数不宜多,每门课程的记分平时作业 一般可安排2-4次。
(2)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根据课程阶段性学 习测评需要而为形成性评价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上 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评定成绩。每门 课程可安排这类作业1-2次。
2.教学实践活动: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理论验证的 活动。分为两种: 一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安排的教 学实践活动,学生不参加或考核成绩不合格则不能参加 期末考试;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指定学生应当参 加或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口试、上机操作、实验、 技能考核、 PBL考核等。
3.课堂学习:按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的 必要集中指导、集中授课等。上课教师可根据到课情况 和课堂学习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如提问、考勤等。教师 如果将考勤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形式,需在第一节课 告知学生。
4.专题讨论: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 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或网上讨论。 上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加和发言记录等情况评定成
绩。
5.小组学习:指根据教学安排,要求学生若干人组 成一个学习小组,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的活动。小 组学习要有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效果等 记录。上课教师根据学习记录,抽查学生掌握知识、运 用知识程度、进行成绩的评定。如:课堂布置一个或多 个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各小 组学生充分讨论后形成统一答案,这个答案所得的分数 就是这个学习小组所有同学的分数。这个分数可以通过 教师评阅;或给学生一个评价标准由各小组间学生代表 互相评阅;或分组讨论,教师点评;或教师随堂提问等 方式获得。
6.学习笔记: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教学 光盘、上网等手段进行学习,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
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对难点、重点以及疑难 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
式。上课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 予学习指导,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三、 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一)基本原则
课程考核改革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 展需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以知识学 习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方向转变,增强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
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课程考核改革要遵循教学规律,客观公正地反映学 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各教学单位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改变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将课程考核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 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
(二)设计要求
1.形成性评价是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 须把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一体 化的考核设计。
2.应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并应符合学校的实际,采取 与学科特点、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教学条件相适应的 考核方式。
3.内容设计要能够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追求知 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非医学类课程一般要考核学生 的理解、应用、综合判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医学类课程一般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使用、想象与创造能力。
4.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必须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当 的形成性评价形式,着重体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 方面。
5.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方案要明确考核要求、时间进 度、考核形式、考核标准、考核比例要求、操作者等。
四、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一)职责任务
学校形成性评价工作采用统一组织、明确职责、逐 级落实的办法实施,教务处、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 任课教师、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如下:
1.教务处
(1)负责制定课程形成性评价相关规定,并在执 行过程中总结和研究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 题,不断改进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管理制度。
(2)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教学单位实施课程的 形成性评价工作。
(3)负责检查、督促各教学单位开展课程形成性 评价工作,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学校领导,通报相关二级 教学单位。
2.二级教学单位
(1)按照本单位形成性评价的总体要求,结合课 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2)组织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
(3)负责抽查各教研室实施形成性评价情况。 3.教研室
(1)组织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指定专人负责形
成性评价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根据课程形成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定 期检查或抽查形成性评价工作,重点检查形成性评价的 实施情况, 了解学生的反映,提出改进意见。
(3)负责整理各门课程上报的平时成绩和数据,
经二级教学单位审核后,向教务处上报形成性评价工作 总结、成绩统计表等材料。
(4)保存形成性评价资料。 4.任课教师
(1)按要求开展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工作。
(2)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教学实践、指导小
组学习与讨论等。整理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资料,作为档 案保存。
(3)将形成性评价开展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及时反 馈给学生。
5.学生
(1)积极配合、参与上课教师开展的形成性评价 活动。
(2)得到个人反馈后,明确改进方向,积极开展 自主学习
(二)评价要求
1.评价次数与成绩评定
形成性评价次数原则上按课程学时计算,原则上每 16学时安排2学时。形成性评价考核的成绩可以是各次 考核分数的平均分数,也可根据学生多次考核的综合表 现判定,给出形成性评价的最终成绩。
2.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学校课程考核综合成绩由形成性评价考核(平时成 绩)和终结性评价考核(期末考试)构成。二者所占比 例为:形成性评价占30-40%,个别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 承担课程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形成性评价考核方案, 经教务处组织专家审定认可的,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成绩 占比可突破40%的比例。其中学习内容考核占平时成绩 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4,学习方式考核占平时成绩的比 例一般不超过1/4;终结性评价占60-70%。
3.形成性评价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教研室、二级
教学单位负责审核。
4.成绩评定要客观、准确、公正。对抄袭、代做、 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违纪现象,成绩按零分处 理。成绩一经评定,不得改动。
5.各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 录,按期初公布的比例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
6.学生原则上不得缺席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 若缺席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7.二级教学单位每学期应对教研室上报的平时成绩 进行审核、汇总、分析,及时计入课程成绩上报教务
处。
五、 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一)实施形成性评价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 重要内容,学院、课程负责人与任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 任感,认真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总体把握所授课 程的特点与性质,科学掌握课程各环节的评价标准,全 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各教学单位应对参与考核改革的课程加强监 控,对其实施方案、考题内容、试卷及成绩分析报告等 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其考核改革实施方案的科学
性、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要进行客观评价,避免改革流 于形式。
(三)参与考核改革的课程,应在考核结束后,及 时进行考核分析及总结,形成考核改革总结材料。
(四)对参与考核改革的课程,教务处、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中心将会同各教学单位进行实时跟踪管理、 评价与总结,以便适时推广。
(五)学校每学期结束后将对所有参与考核改革的 课程从教学情况、考核情况、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 面的检查与评估,评估合格的课程,给予合理的课时补 贴。
本指导性意见作为我校形成性评价改革的原则性要 求。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选取相应课程,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扎扎实实推进课 程考核改革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 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